教师编写生死学教材讲解死亡16年 期待成大学必修课


2016-08-18 14:09 来源:中国企业家新闻网

   

  胡宜安在讲生死学课。

  “你看我这头已经‘地中海’了,虽然教了这么多年‘生死课’,其实我还不能接受自己的衰老。”胡宜安摸着自己半谢顶的头发,笑得特别坦然。

  年过半百的胡宜安是广州大学的一名普通老师,教生死课16年,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设此课程的老师,他编著的教程也是国内唯一一本生死学教材。

  胡宜安的“生死学”网络课程MOCC(慕课)在广州大学城中的高校进行互选已将近一年时间。这让他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容量”也早已打破150人的上限。

  生死课?讲述了十六年?听起来有些玄妙。

  原以为讲述生死课的人一定是绝尘高冷,言语深奥。但记者见到胡宜安时,想象被瞬间击碎。

  不喜欢被冠以“奇葩”

  在今年的一档综艺节目中,胡宜安的生死课被学生评为大学里 的“奇葩课”。说到“奇葩”一词,一直言语和悦的他表现出不悦,这个词削减了他对生命的敬畏之意。

  一开始,胡宜安“变着花样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平时特别注意搜集相关素材,包括新闻、图片和视频”,但课程还是遇冷了。

  胡宜安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在中国,大家都避免谈论死亡;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教育的缺失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有一次,他安排学生模拟写遗书,被一位家长知道后,执意不让孩子写,胡宜安也只好作罢。

  2007年,胡宜安遭遇了一次车祸,休克了15分钟,“距车祸地点不远,就是一堆建筑瓦砾,如果再往前走一点,也许就没有现在了。”

  胡宜安觉得,在车祸瞬间,自己的“道行”还没高到可以看透生死。他常常说:“当无常来临的时候,明天就不属于你。”

  车祸后住院一个星期,胡宜安就左手开着车去上班了。他常常以此来告诉学生,要好好善待生命,同时应该正确理解挫折:“死亡都经历过了,一次失恋、一次考试不及格、一次投资失败算什么?有了理性的思考,就会正面地去面对,从容地对待灾难。一个各科成绩都很好的学生,但他的生命意识不健全,还能谈得上好学生吗?”

  如何上好课,胡宜安的办法很多,包括写遗嘱、墓志铭,在课堂拥抱、去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胡宜安曾经打算带学生去殡仪馆进行课堂教育,让学生有机会躺在棺材内十分钟,但没有成行,“这门课只是一门选修课,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很难找到统一的时间。”

  “有朝一日,这门课会成为必修课。”胡宜安很有信心,“我唯一要求学生的就是‘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对话:只要还活着,就该学习生死

  广州日报:你体验生命和生死的方式有哪些?

  胡宜安:我曾好几次探访ICU病房,2009年在老家,我舅父生病住进ICU病房时,有过陪伴的经历,他去世后,我曾到火葬场观瞻他火化的整个过程。2003年非典前期,我曾在中山三院呼吸内科住院一周,其间曾有一病人死亡,那时尚未确诊为非典,出院之后,才得知那是第一例非典死亡病例。事后想起,很是一阵后怕。这些经历都是很丰富的生死学素材积累。

  体验生命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参加亲朋好友及其家属的告别仪式;观看视频资料;传统节日祭祀活动;各种悼念活动;跟同学一起分享生命故事也是一种体验。

  让学生产生生命敬畏感

  广州日报:人生每个阶段对生死的理解各有不同,你分别会怎样去教?

  胡宜安:儿童时期,必须感性形象地进行教育。通过感性形象告诉孩子们生与死区别是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死之可怕,生之可爱,然而,引导他们更爱惜生命。

  少年青年时期(中学阶段)应该告诉学生生命之可贵,生命之意义。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会有生有死、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引导他们开始思考生死问题,了解生命力的真相,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青壮年时期,教育的主题就是关爱:关爱自己,注意养身;关爱身边的亲人,及时对父母尽孝,趁父母还健在。

  中年时期,教育的主题是面对自我生命的转型:生命开始走下坡路,要学会放弃,在生死、成败、得失之间学会取舍,懂得这世上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老年时期(退休之后),教育的主题就是如何面对退休之后的生活。老年人既需要他人关怀,也需要关怀他人;这都需要社会提供教育指导。

  切莫“死马当活马医”

  广州日报:早上看了一篇华为员工患癌离世的新闻,从得知患病到最后死亡,他自己和家人都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和无数个不眠之夜,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生死事件?

  胡宜安:我给出如下建议:其一,确定病情发展可能。如果可医治,则尽力抢救,若是基于经济原因,则可求助于社会。如果确认不可治,则做缓和治疗,即通过医疗措施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千万不要死马当作活马医来对待病人。

  其二,一旦确认不治之症,首先是确定是否病情告知?是隐瞒病情还是告知病情?对家属来说就应做好妥善安排,身后事家属要单独处理。

  其三,让病人充分地利用剩下的时间,完成其未了心愿;最重要的是给予病人最大的自由。

  其四,做好最后的告别。在内心要准备“那一天总会来的”!

  生死是个永恒话题

  广州日报:生死学看起来相当博大精深,怎样把握这样一个宏观命题?

  胡宜安:生死学既很普遍,同时,它又是最个别的。

  因此,把握这一宏大命题,就是要避免极端化,既要讲生命一般,也要讲生命具体:讲生命的普遍性,就是要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敬畏意识与神圣感;讲生命的特殊性,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感。

  广州日报:教生死学16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胡宜安: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生死极具个体性和亲历性,任何人都不能够为他人提供某种模式,所以生死教育永远有效。

  个体生命是一个过程,只要这一过程在延续,生死都需要学习。教生死学16年,也是生死学习的16年,我不但自我学习,也向学生学习!(记者 杜安娜 实习生 胡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