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监管沙箱”项目宣布推出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


2020-06-26 19:13 来源:澎湃新闻

继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国版的“监管沙箱”已经搬到了另一个城市。

6月23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中心支行官方网站,杭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新应用项目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杭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进工作组表示,欢迎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积极参与。

在项目填表中,杭州监管沙箱申报的应用类型可分为金融服务和科技产品。关键技术的例子包括大数据、分布式图书、区块链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征集公告及其附件《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与上海发布的几乎完全相同。

监管沙箱起源于英国,目的是为新兴金融技术创新提供空间。坚持灵活监管理念,支持金融机构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通过提供风险可控的真实市场空间,探索和实践创新产品,及时发现和规避产品缺陷和潜在风险。

蚂蚁集团董事长荆先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沙箱监管为鼓励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机制保障,并在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关键是要实施创新,形成一个正常的机制,并加大努力做到这一点。

北京是金融技术“监管沙箱”试点中的“领头雁”。试点工作于2019年12月底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公布了两批17个试点应用项目,涵盖小额信贷、智能银行、保险、风险控制等类型,重点是人工智能、云计算、5G、自主驾驶、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

2020年4月,根据中国银行官方网站的公告,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上海、重庆、深圳、熊安新区、杭州和苏州等六个城市(区)。

6月16日,上海还启动了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新应用项目征集工作。

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中文版的“监管沙箱”机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小燕早些时候告诉记者:“内地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建立沟通机制,设立支持基金。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它为金融技术企业提供了便利。”

张小燕还表示,金融技术监管应注重方法创新。金融技术企业通常与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政府可以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知识共享和监管交流,提高监管者的技术水平。此外,近年来,金融科技企业发生了多起基于大数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政府应该认识到,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