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山区里的时尚与“守旧”


2017-05-29 13: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辗转多年后,39岁的甘肃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村民康小东决定回乡生活。历时月余,一座融入“乡愁”的时尚房舍在深山林区的狭窄河谷里盖起。

  时尚的瓷砖墙面和现代地暖,配以闭路电视和宽带网线,加之传统的房屋斜顶梁柱及火炕……全程参与了房屋设计和质量监工的康小东,继续思索着后期室内如何装修。

  康小东也在城市里奔波多年。凝视着自己别出心裁的“作品”,他十分满意,尽管比常规建房多花了两三万元(人民币,下同)。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建房所需的不锈钢门窗、瓷砖和地暖设施等都是从百余公里之外购置,装修好后和城里房子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现代化房舍内保留了乡村传统元素。

  从清水县山门镇出发,沿着落叶松密布和丁香花扑鼻的两座山间穿梭十余公里蜿蜒山路,白河村呈现眼前,百余户农家在林间若隐若现,随处可见建新房的忙碌场景。

  昔日破落凋敝的村庄,随着近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外出务工者陆续返乡。作为回村建新房的一员,康小东几年前在城镇购置了房子,但青山绿水的乡村生活始终是他心中“最好的归宿”。

 

  资料图: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旺兴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 

  康小东说,和他一样选择回乡村生活的外出务工族,并非要完全回归过去,而是要让居住条件接近城市便捷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一些童年记忆里的传统生活习惯,比如睡火炕、粮食和蔬菜等自给自足。

  如此一来,村民是愿意留下来的,加之道路畅通后与外界距离的“缩短”,农忙留守、农闲外出务工成为村里的普遍现象。康小东说,以前晚饭后聚集村口聊天的场景,现在变成微信聊天,内容从家长里短变为脱贫致富的经验,并互通最新的务工信息。

  云南大理州宾川县萂村,是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由于深居横断山脉之中与世隔绝,一直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习俗。不过,随着近年与外界的联络日益紧密,都市的时尚气息亦融入当地传统生活习俗之中。

  作为萂村唯一的摄影师,赵彪40多年来记录了村里很多新人的婚礼。1976年,他用家里两头年猪换来的125元,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此后“婚庆摄影”成为他的重要经济收入。2000年左右,随着视频技术传入村里,“婚礼视频”又成了他的新商机。

  “白族的婚礼十分讲究,尤其是婚服绣制,都是纯手工的。我最喜欢迎亲的部分,数十人浩浩荡荡,大本曲和唢呐吹得震天响。”但近几年,这一切都变了。

  赵彪说,现在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见多识广,多倾向选择西式婚礼,迎亲的清一色是小轿车,新人们穿着笔挺的西服和洁白的婚纱,念着结婚誓词,更现代更时尚。“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农户,还会到城里拍婚纱照。”

  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傅良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随着近年山区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脱贫致富路上的村民“求新”“赶时髦”等意识日益强烈,有些精神层面的审美观念和追求已经和城里人相差无几,这是贫困山区近些年的重大变化,也从侧面折射出村民在思想上“主动脱贫”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