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2018-06-14 14:47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资料图

6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所、化学所、大连化物所等单位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在动力锂电池、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处理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成果。

“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负责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介绍,在电动汽车补贴滑坡、其它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激烈的当下,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是电动汽车持续发展的关键。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重点开发300Wh/kg以上动力电池技术,提前布局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

目前,“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已完成多项技术转移转化,成立了11家初创公司,初步构建了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新产业链。产品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规模储能、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

在“纳米绿色印刷产业链”项目方面,项目负责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表示,通过纳米材料的创新研究和应用,从原理上变革传统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绿色制版、绿色版基与绿色油墨技术取得系统突破,彻底解决了传统印刷产业中制版曝光冲洗、版基电解氧化和油墨毒害溶剂VOC的排放问题;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纳米技术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并具有重要的应用开发潜力。”“纳米健康技术 ”项目研究骨干,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级工程师沈海滢介绍,纳米微流控免疫芯片体外诊断技术,将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与微流控技术检测速度快、通量高的优势相结合,用于对多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目前已经有四款产品,获得了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此外“纳米健康技术 ”项目组还研发了新型的结核病诊断技术以及“肿瘤捕手”技术,并完成多项纳米药物制剂的初期研发工作,部分样品已进入临床审批环节。

据悉,“纳米先导专项”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系统布局动力锂电池、绿色印刷、纳米器件、纳米催化、体外诊断、纳米化药物、水/电/油典型应用、产业共性平台支撑与标准等8大版块共17项研发任务。5年来,专项团队已与70多家不同的企业开展了合作,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50亿元。

原标题: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