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养蚕、脱贫致富两相宜


2018-06-25 14:11 来源:重庆晨报

  栽桑养蚕、脱贫致富两相宜

  金溪镇长春村,村民王中召和老伴一起正在自家蚕桑棚喂桑叶。 都市传媒记者 李斌 摄

  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黔江就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拥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近几年,黔江探索出“栽桑养蚕”的办法,在解决石漠化问题的同时,也让村民脱贫增收,实现了青山民生两相宜。

  栽桑治理石漠化

  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是石漠化严重村,大多数耕地都是乱石堆,石漠化面积占了总耕地的近一半。濯水镇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孙祥生说,由于石漠化严重,这个村子曾是一片荒山,“广种薄收、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到2014年还是市级贫困村。”

  6月15日,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双龙村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目之所及都是大片大片的桑树林,一抹抹绿色就像是从岩石堆里“长”出来的,包裹了整个村庄。

  孙祥生介绍,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桑树在石漠化地里存活率高,于是从2000年开始大量栽植桑树,探索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双龙村栽桑面积达到2600亩,石漠化地里的桑树已逐渐成林,土地的基岩裸露度也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

  目前,黔江全区桑园面积达13万亩,成为重庆市第一大蚕桑种植基地。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带领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调研了黔江区石漠化治理和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在石漠化地里栽桑,较大改善了黔江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实现了蚕桑产业和石漠化治理双赢,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养蚕致富穷山村

  栽桑养蚕不但改善了石漠化面貌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成为了农民脱贫增收的一个产业。2016年,双龙村共产出蚕茧1208担,产值217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孙祥生介绍,去年双龙村82户村民养蚕2103张,产茧1632担,实现产值294万元,蚕农户均养蚕收入3.58万元。同时还培育100担以上大户3户、50担以上大户9户,营造了蚕桑生产的良好氛围。“村里如今共有3个组318户栽桑,建成小蚕共育室12个、养蚕大棚770个。”孙祥生说,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村里还新栽桑园1070亩,今年春季养蚕定种650张,可望产茧520担;全年力争养蚕1734张,产茧2300担。

  这些年,双龙村不少村民都靠栽桑养蚕建了房、买了车,过上了好日子。46岁的杨明忠介绍,2014年,他看到村子里桑蚕产业发展迅速,便放弃外出务工,回到村里专心养蚕。如今,杨明忠已承包了近200亩地,栽种了多个品种的桑树。“跟以前打工相比,栽桑养蚕肯定要赚得多得多,去年毛收入就有20多万元。”杨明忠介绍,现在他只有70亩左右的优质桑园,等新栽种的桑园成熟后,全年产量应该可以达到400担左右,“收入还能翻一倍。”

  作为村里的养蚕大户,杨明忠每季都会请村民来帮工,“每季大概需要30个工人来帮忙,每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收入都会用于支付工钱。”

  科技带动农产业

  除了栽桑养蚕外,近年来黔江还积极依托科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成了多个现代农业园区。仰头山现代农业园区是黔江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一区两片”之一。

  中塘乡党委书记潘东介绍,该园区于2011年引进湖北三磊集团投资建设,总规划面积1.03万亩,涉及中塘、兴泉两个村,着力打造以猕猴桃为主的万亩高端特色水果基地。

  “该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农民土地实行集中流转,由公司统一管理,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村民实行就近务工。”潘东说,在这种模式下,村民能获得三份收入,“除了按照400斤稻谷的市场价格对村民支付土地租金外,村民还可以在三磊公司打工挣钱。

  此外,水果成熟后还会对达到产量要求的优果进行评级,每亩土地农户大概能分到600到1000元。”潘东说,该园区已经栽种猕猴桃7000余亩,栽种脆红李、枇杷、杨梅等1000余亩。带动兴泉村和中塘社区的农户1000余户近2000人就地务工,其中贫困户128户410人,户均务工收入约20000元。

  55岁的钟世明就是从中受益的村民之一,他承包了20余亩土地,现在每年差不多能拿到两万元。靠着承包土地的收入,钟世明家的房子重新装修了,电视机、网络也都安装了,“今年打算存点钱再买个摩托。”

  都市传媒记者 王淳

王淳

王淳

  原标题:栽桑养蚕、脱贫致富两相宜|脆弱生态环境|石漠化土地|产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