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英雄史某某”造假的背后:流量心态作祟


2018-09-17 14:18 来源:工人日报

  “扶贫英雄史某某”造假的背后

  毛建国

  如果“流量心态”得不到遏制,我们只能处于一次次反转之中,甚至可能在“劣币驱逐良币”中眼睁睁看着一些原本注重公信力的自媒体、网站倒下。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多家企业的董事长……”近日,神秘男子“史润龙”在网上引发关注。新华网发布声明称,有人假冒新华网名义发布鼓吹此人的文章;随后,山东济南警方通报,史某龙为满足个人虚荣心编造各种头衔,并虚构场景在网上进行发布。(见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扶贫英雄史润龙”系列消息漏洞百出,比如与外国政要的合影有很明显的PS痕迹;再如,让“史润龙”陷入漩涡的标题为《新华网评:“扶贫英雄”史润龙扶贫金句引发的社会思考》的文章,有电头、有署名,看似与新华社电稿高度相似,但只要稍微有专业知识的人就会知道,新华社发出的文章才有新华社电头,而新华网出品的评论文章一般不出现电头。

  这件事中,看不到网媒们应有的求证意识。信息的传播渠道方肩负求证和审核的职责,何以集体失明?其中的“流量心态”值得重视。

  如今,很多自媒体都只求流量、不顾真假。很多账号通过低成本的转发、复制、洗稿甚至编造,成为了“大号”,掘得了真金。在一个价值观扭曲而且缺乏有效制约的空间里,一定会出现“破窗效应”。就连一些新闻门户网站也是这样,抢发、转发不经核实的新闻,出了问题再删稿。

  此事件中,有的网站声称是后台程序自动抓取,有的网站解释转载自其他网站……很多假新闻的发生,都经历了这样的程序:出现在自媒体,然后被一些网站转发,其他网站二次转载,这些网站又把消息来源改成其他网站——“交叉感染”之下,似乎谁都没有责任。

  “扶贫英雄史润龙”造假背后有真问题。如果“流量心态”得不到遏制,我们只能处于一次次反转之中,甚至可能在“劣币驱逐良币”中眼睁睁看着一些原本注重公信力的自媒体、网站倒下。这种“流量心态”,与“当网红、做大V、挣快钱”的社会心态一脉相承。任其泛滥,理想和节操将会成为真正的稀缺品。

  原标题:“扶贫英雄史某某”造假的背后:流量心态作祟|得不到|扶贫|流量